磨镜老人沉吟道:“现在中原武林的高手能够与会的不过十中一二,二日后的大会,我中原三教更要同心协力,方可履险如夷。”

        司马青云道:“磨鉴前辈说的不错,青云在道家各派中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天下玄门高手如云,今时今地能撑起玄门大旗的却只能靠叶天师一人了。”

        磨镜老人道:“司马道友不必过谦,崆峒玄门的功夫也是非同小可,另外,江少主功夫出自茅山上清一脉,我看也可算作玄门一派。”

        叶归真不认得江朔,没见过的他展露功夫,听磨镜老人这样说,不禁对在坐的这少年多打量了几眼。

        磨镜老人又道:“老朽虽年少时曾学过几年少林功夫,但晚年功夫自成一派,释教的功夫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了。”

        诸葛静虚喜道:“这样说来,磨鉴前辈和令徒卢郎当作为俗世儒家参加大会了。”

        如此一来,道、儒两家都有强援,唯独释教,仅有铁筝道元所率飞龙门僧众,程昂虽也是少林俗家弟子,但如论真功夫他可还算不上一流。

        唐代始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少林功夫入门简单,却愈练愈强,可说无论一个人身子强弱、资质高低都可以习练少林武术,因此全国练习少林派功夫的僧俗弟子众多,高手亦多。只是如今南北少林均遭重创,还有一个假冒的“西少林”扰乱,九教大会上,释教反而成了三教中最弱的一派。

        铁筝道元说话也硬气不起来,叹气道:“谁能想到人才济济的释教禅宗,竟有捉襟见肘的一天。”

        佛教与道教不同,道教可谓人人习武,无论是上清派、灵宝派、正一派还是天师道,无论是茅山、终南山还是嵩山的道观,道士重道阶而轻道派,修道法门虽然不同,但练炁与练功有颇多相通之处,因此各大道教名山、名观均有高明功夫传承。

        而释教在大唐分为八大宗派,各派教义和修行方式都有根本不同,比如潜心研习佛理的华宗、华严、法相、三论宗都是关起门来做学问的教派,净宗、律宗、密宗则是修行课业极其繁多,这七派的僧人鲜有习武的,只有被别派称为“教外别传”,视作异类的禅宗,才有以武修禅的传统。33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