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回来了。”他说。
“什么?”
“悯木最初的种子。”他抬头望向天空,“不是技术,不是协议,不是系统。是那个愿意抱一抱哭泣同桌的女孩。是那个听见陌生人心跳的人。是每一次明知会受伤,却仍然选择靠近的勇气。”
数月后,全球“共感矫正中心”陆续关闭。新的《共感权利法案》颁布,明确规定:“任何人有权在任何时间退出共感连接,无需理由,不得歧视。”悯木的新叶铭文也随之更新:
>“东经121°,北纬31°,有一个女人对丈夫说:‘今天我不想懂你,但我stillloveyou。’”
>“北纬55°,西经4°,有一位父亲对孩子说:‘你可以不原谅我,我依然在这里。’”
>“坐标未知,有一名陌生人,在地铁上默默递出一张纸巾,然后转身离开,什么也没说。”
最末一行,是全体悯木共同浮现的文字:
>“共感不是义务,是邀请。
>每一次回应,都是自由的选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