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并未消散,只是沉入更深的暗流。
>它将以温柔之名归来,披着理解的外衣,行切割之实。
>当共感成为义务,自由将悄然死去。”
众人悚然一惊。
“什么意思?”一名年轻觉醒者颤声问,“共感……也会变成压迫?”
阿野咳嗽两声,嘴角渗出血迹:“就像最初的技术剥离一样。任何极端都会反噬。当初他们恐惧情感,所以用算法抹去;现在若人人被迫共情,那也将是一种暴力??强迫你感受我不想让你知道的痛。”
星尘猛地抬头:“所以‘守望者’换了形态?它不再阻止共感,而是扭曲它?”
“正是。”阿野艰难地抬起手,在空中划出一个闭环,“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冷漠,而是‘正确的情感’。当你必须为别人的悲伤流泪,否则就被视为异类;当你不能选择关闭感知,否则就被指责为背叛??那时,我们便回到了原点:自由再次让位于控制。”
雨势渐歇,晨曦初露。巨树的光芒缓缓收敛,但那道环形光痕仍悬于天际,如同永不闭合的眼睑。
几天后,全球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一些城市出现了“共感矫正中心”,打着“促进社会和谐”的旗号,强制居民接入新型共感终端,声称可以“净化负面情绪”。起初人们欢迎这种服务??家庭矛盾减少,犯罪率下降,连抑郁症发病率都骤降八成。
可很快问题浮现。那些拒绝接入的人开始被边缘化。学校里,孩子被告知“你不哭是因为你不够爱同学”;职场中,员工因未能对上司的焦虑产生共鸣而遭辞退;更有甚者,一对夫妻因“共感匹配度低于标准值”被建议离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