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学识:踏上义体化之路

        如今的灯塔互联网还太荒凉,缺乏供智能生命吸收利用的数据,只有来自[远星植物园]的资料库,以及灯塔小院气象监测站的天气信息。

        没有足够的样本数据作为养料,培养不出高阶的人工智能。

        目前用[植物园]副本时空的资料喂养智能生命,勉强能够满足电子生态圈演化的需求,但随着智能生命高速的迭代升级,很快就会捉襟见肘,或许连一周都支撑不住。

        只有将网络铺展开来,制造海量的终端和用户,才能产生足够的信息。

        林博有打算让石塔镇进入信息时代,但不是直接在镇子上开个网吧这么简单粗暴。毕竟如今的石塔镇别说电力,连自来水都还没接通,根本不具备扩展互联网用户的前提条件。

        在灯塔管理员的设想里,今后某一天,终极人工智能诞生,可以借助它的能力处理政务,帮助民生。让人工智能陪伴每位民众,成为他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和伙伴。

        不论贵贱贫富,无论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时代精锐,又或是大字不识的粗野乡民,都可以在同一个网络空间中,与终极智能生命进行对话,接受经过严密计算的资源分配,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能力获得劳动分工。

        这是一张社会蓝图,能够组建一个高效的人类共同体,也必然能孕育出高等级的残响遗物。

        但想要达到这一步,尚有许多前置条件等待完成。

        林博计划利用脑神经义体化技术,让民众可以直接用意识活动联网,生物感官即是信号接收器,思维活动可以创造大量新数据。

        如此,便可快速普及灯塔网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