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栋见气氛酝酿得差不多了。
他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声音恢复了主持会议的程式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引导:“情况就是这样。乔国良同志的错误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
“现在,请各位党委委员本着对组织负责、对队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发表意见。”
“对于如何处理乔国良同志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整风运动,请大家积极建言献策。”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那眼神分明在说:该表态了,而且,必须旗帜鲜明。
压力,如同实质般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一个党委委员的肩头。
发言的顺序、措辞的分寸、态度的拿捏……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第一个发言的人,会是谁?
又会说出怎样的话?
所有人的目光,开始不由自主地投向那几个在局里资历较老、或者平日里相对敢言的委员身上。
刘博文坐在江昭宁的右边,整个过程头颅低垂得几乎要埋进胸口,仿佛要钻进桌子底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