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的错愕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夸张的坚定和拥护。
他猛地挺直腰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度,目光炯炯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江昭宁身上,语气激昂地开始了他的“表演”:“江书记!您这真是及时雨啊!”
“为我们县解决了大问题,也为干部队伍注入了强心针!”
紧接着话锋一转,“关于张彪同志进行异岗交流的问题,我完全、彻底、毫无保留地支持赞同江书记的意见!”
“江书记站得高,看得远!”
“张彪同志进行交流轮岗,完全符合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干部多岗位锻炼、防范廉政风险、激发队伍活力的相关精神和具体要求!”
“这绝对是从工作大局出发,做出的英明决策!”王海峰的话语如同连珠炮,逻辑清晰,理由充分。
甚至比江昭宁之前提出的理由更加“高大上”,把“轮岗”的意义直接拔高到了中央精神和廉政建设的高度。
“之前有些同志,”他说着,目光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脸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的刘世廷,“可能对交流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或者被一些局部的、暂时的困难所迷惑,担心影响所谓的‘工作延续性’。”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是短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