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到,”周阳说,“还带了些种子,让孩子们亲手种,体验一下从发芽到开花的过程。”
一大爷:“这个好,让孩子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比在课本上学强。”
晚饭后,许大茂把智能体重秤搬到科普角,调试好后对众人说:“以后这秤就放这儿,谁想称体重随时来,!”
三大爷第一个上去称:“64公斤,比昨天轻了1公斤,看来少吃半碗饭真管用。”
二大爷也上去:“70公斤,没变化,看来我这酒得少喝点了。”
傻柱:“我来试试……84公斤,轻了1公斤,看来摘豆角也是个体力活。”
众人笑着称体重,月光洒在科普角的框架上,像给它镀上了一层银。周阳看着这一切,觉得这院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了生命——会开花的月季,能长高的向日葵,能说话的智能设备,还有这些热热闹闹的人,凑在一起,就是最鲜活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送智能花盆和种子的卡车就到了。囡囡指挥着师傅们摆放,把多肉植物、太阳花、薄荷分别种进不同的花盆里,还贴上了标签。
“这个是多肉‘桃蛋’,喜欢晒太阳,不用常浇水,”囡囡给围过来看的孩子们讲解,“这个是太阳花,早上开,晚上合,像小太阳一样。这个是薄荷,摸一摸就有香味,能驱蚊。”
槐花指着一盆多肉:“这个胖乎乎的,我能摸摸吗?”
“轻轻摸,”囡囡示范,“它的叶子里全是水,太用力会捏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