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天赋。这是很难通过单纯训练获得的东西。好好珍惜和挖掘它。”
从那堂课开始,色彩课成为了蓝溪最期待、也最能感受到纯粹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光。她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吸收着所有关于色彩的理论知识:色相、明度、饱和度、冷暖调性、色彩心理学、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规律…她不仅学习如何用色彩“修正”瑕疵,更学习如何用色彩“创造”氛围和情绪——如何用腮红的画法改变脸型轮廓,如何用眼影的层次塑造眼窝深度和改变眼型,如何用唇彩的质感和颜色调整整体妆容的风格…
她的笔记不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画满了各种小巧而精准的色块搭配图、晕染示意图,旁边用极细的笔标注着颜色配方和效果说明。她甚至开始用自己的脸做实验田,每天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仔细观察它们在自然光、室内光、暖光、冷光下的微妙变化。
她发现,色彩在她手中,真的拥有一种近乎魔法的力量。它能轻易地掩盖一夜未眠的疲惫,能微妙地提升一个人的气色和精气神,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给人的第一印象。这种通过自己双手和色彩知识,就能真实地、积极地影响他人外观和情绪的能力,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这与她学习解剖学和化学时的感受截然不同。那些知识是冰冷的、理性的、揭示本质的,有时甚至带着一丝残酷的真相感。而色彩,是温暖的、感性的、创造表象的,它直接作用于视觉和情感,带来即时的、可见的、积极的反馈。
有时,在深夜,当她结束一天繁重的学习,疲惫地坐在考试院那面模糊的镜子前,她会拿起调色盘,为自己轻轻扫上一点腮红,点缀些许高光。看着镜中那个瞬间显得更有生机、更接近“正常”疲惫大学生模样的自己,她会感到一种细微却真实的慰藉。色彩,成了她在沉重学业和思乡情绪中,一个小小的、可以掌控的、并能带来即时美与希望的避难所。
她开始更加留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首尔街头霓虹灯的闪烁、秋日银杏叶的金黄渐变、咖啡拉花的奶棕色纹理、甚至不同食物酱汁的色泽…所有这些,都成了她观察和学习色彩搭配的天然教材。她的眼睛,仿佛被重新校准过,对色彩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和细腻。
这份对色彩的卓越感知和掌控力,不仅让她在色彩课上****,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反哺她的其他学科。在学习特效化妆时,她对创伤、淤青、衰老肌肤的模拟,之所以能如此逼真,不仅仅在于她对解剖结构的理解,更在于她对那些微妙、复杂、甚至肮脏的颜色的精准调配和层层渲染能力。她能调出那种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初期的、带着活生生的鲜红感的淤青色;能模拟出陈旧性疤痕的、死气沉沉的紫灰色;能再现老年人皮肤失去水分和油脂后,那种暗淡无光、带着微妙黄褐感的灰白色…
色彩,这门看似最“表面”的学问,在她手中,却成为了连接冰冷的科学理性与温暖的感性创造的最有力桥梁,也成为了她未来赖以生存、并可能走向卓越的、最核心的魔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