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洗手,那边有围裙。”张涛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指了指角落的水池,语气自然得像是在吩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会包吗?不会可以学,很简单。”
这种直接而务实的风格,反而让蓝溪放松下来。她洗了手,系上一条略显宽大的围裙,走到桌边。看着盆里拌好的、油光锃亮的韭菜猪肉馅,她深吸了一口气,那熟悉的味道几乎让她鼻子发酸。这是李秀兰最常包的馅料,渔村家里每逢重要日子,餐桌上总会有一盘热气腾腾的韭菜猪肉饺子。
“我…会一点。”她轻声说,拿起一张擀好的饺子皮。母亲包饺子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她下意识地舀馅、蘸水、对折、捏合,手指翻飞间,一个个肚皮滚圆、褶花精致的饺子便从她指尖诞生,速度快得惊人,形态标准得甚至超过了桌上大多数同学的作品。
周围几个女生发出小声的惊叹:“哇,蓝溪,你手艺这么好!”
张涛也侧目看了一眼,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和欣赏,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将自己手边那叠擀得厚薄不均的饺子皮往她那边推了推。
蓝溪沉浸在重复而熟悉的劳作中,手指记忆被唤醒,暂时忘却了学业的压力和身在异国的疏离。她低着头,专注地包着饺子,仿佛通过这个动作,能触摸到万里之外那个贫寒却温暖的小院,能闻到灶膛里柴火的气息,能听到李秀兰絮絮的叮嘱。
饺子下锅,蒸汽氤氲,模糊了玻璃窗。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蘸着从中国超市买来的陈醋和辣椒油,聊着天南地北的话题。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家乡菜、学业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
一个来自四川的女生抱怨着韩国菜太过清淡,无比想念家乡的火锅;一个东北男生则笑着说起第一次吃韩国炸酱面时的失望——“这甜兮兮的玩意儿也能叫炸酱面?”;大家纷纷吐槽着各自专业的变态考试和论文压力,法学院的同学哀嚎着案例分析的浩瀚,理工科的同学则诉说着实验室通宵的艰辛。
蓝溪安静地听着,偶尔被问到,才会小声地说几句。她说起皮肤科学那令人头疼的微生物图谱和化学方程式,说起练习特效化妆时反复失败倒模的沮丧。她的声音不大,但语气里的那份坚持和认真,却让旁边几个原本觉得这个专业“不过是涂涂抹抹”的同学露出了些许佩服的神色。
张涛话不算多,大多时候在安静地听,偶尔才会插几句,观点总是清晰而理性。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选择刑侦这么辛苦又危险的专业时,热闹的餐桌忽然安静了片刻。
张涛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动作依旧从容。他沉默了几秒,眼神中的锐利似乎沉淀了下去,变得有些深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