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五,大明季刊《万历民鉴》首期出刊的第五日。

        朝廷首印万份。

        除两京各留千份外,其余八千份全部经由驿站分发到十三省的府衙、州衙、府学、州学等处。

        两京十三省的官学(省学、州学、县学)对《万历民鉴》皆有复印之权。

        朝廷要求他们必须将《万历民鉴》传至乡里村落,并令地方乡贤与民间书院的书生学员为不识字的百姓解读《万历民鉴》上的内容。

        此事也将列入地方官员考绩之中。

        《万历民鉴》上的国情与新政,大多是读书人关心的内容,但民生与民艺,就涉及广大百姓的生计了。

        朝廷为此还专门定制了一批涉及民生民艺的新发明样品,送至各个行省,以此促进民间生产力。

        当下,大多数地方州府的百姓还未见到首期《万历民鉴》,然京师内因此刊物已经热闹起来。

        以往,大明的国情新政,莫说读书人,就是诸多中低层官员也是一知半解,根本不知朝廷要做什么。

        但这次,朝廷将大明当下之国情与新政写得甚是清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