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奏疏中写道:

        “观今政枢散漫,宸衷(帝王的心意)难安,盖因阁臣吕调阳、马自强才具中平,难堪柱石之任,遂致内阁渐成虚设之席。”

        “阁臣吕调阳,虽夙夜匪懈,然器识近隘,见事多迟,谋断昏茫,其心在野而不在庙堂。”

        “阁臣马自强虽甚勤恪,然精魄早衰,智略已竭。更兼沉疴侵扰,形神耗散,虽勉支病骨于玉堂,实难运筹思于天下。”

        “二人并立,如鼎折足,此乃内阁日渐式微、章疏壅滞、议论蜂起之主因,近日太仓库银之事,亦为内阁之失也!”

        “为新政,为边境宁,为万民计,为大明江山,臣恳请陛下夺情起复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安庙堂!”

        ……

        因二人之奏疏与百官皆不同,内容又相当炸裂,不到半日,便传遍了京师的各个衙门。

        百官对二人弹劾吕调阳与马自强,几乎都是赞同的。

        自张居正丁忧返乡后,吕调阳与马自强在辅政上过于保守,远逊于张居正。

        这一点儿,朝野皆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