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各个衙门有序地忙碌着。
京师寺田丈量顺利,全国丈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此刻。
陆续有各个地方的河工、漕工、与治河相关的铁匠、木匠带着他们的发明或借地方书生之手撰写的治河之策,以及地方衙门的推介信,来到京师。
然后被工部安排在工部胥吏的休息处或驿站中休息。
与此同时。
来自各地擅于治河之官员的五十六份治河奏疏,全都呈递到了小万历的御案前。
……
午后,内阁值房。
三大阁臣、吏部尚书王国光、工部尚书郭朝宾、工部左侍郎李幼孜,还有沈念,都在翻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六份治河奏疏。
这些奏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