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笃定沈家书绝对不如司礼监刻书,不然早就在京师畅销了,怎么可能籍籍无名。
“此外,吾家之纸笔,无一代做,皆冠以沈家纸笔之名。”
“沈家书、沈家笔、沈家纸,之所以未曾畅销天下,但在杭州府仍占据一半份额,原因有二。”
“其一,吾父吾母精力有限,所雇之伙计,多为杭州府内住民,故而未曾扩张,纸书笔墨皆都不售出杭州府外。若扩张,依照我父之言,凭其质,即使不能垄断南直隶的书墨行,也能垄断江南的书墨行!”
“臣是否吹嘘,陛下派遣厂卫前往钱塘调查一番便知。”
“其二,因臣进入仕途,吾父吾母担心吾家生意影响吾之仕途,故而便在万历三年春开始缩减规模,此账册上有明确记载。”
“但是,因我家之纸工、雕工、刻工、撰写工等累计有七千余人,且在我家务工数年,吾父舍不得让他们丢去生计,故而便将吾家买卖占据杭州府文墨行一半份额之事,便固定了下来。”
……
沈念所言的这两条原因,总结而言就是——
其一,我沈家聚文堂,若想扩张垄断,完全可垄断整个江南,甚至全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