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地方巡抚、总督、布政使都称若严苛依照考成法与安民策执行,州县恐无百姓父母官。”
“有候补官员称‘入县令为畜生道,入判司为饿鬼道’;还有官员称‘州县官俸薪无几,而一应公费皆出其中,甚至借贷以应上官’,更有甚者称‘宁为七品京官,不作一县之宰’……”
“当下,朝堂候补官皆不愿做州县官,有人甚至托病拒绝,安民与考成,难以两兼,臣恳请朝廷能再议良策,解此危局!”
官员们听到姜庆的话语。
有的皱眉深思,有的望向远方,还有的则是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
所谓“入县令为畜生道,入判司为饿鬼道’,出自唐代文献《唐语林补遗一》,乃是对州县官的一种调侃。
地方县令直面百姓,负责全县政要,劳心劳力。
不但容易被百姓骂,而且容易被上级官员责罚,如同钻进风箱里面的老鼠,两头受气,故而将其比作畜牲道。
至于判司,即州郡属官。
与县令地位相似,俸禄微薄,极难出头,还要经常为上官背锅,故而被称为“饿鬼道”。
地方州县官,即百姓的父母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