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如此受欢迎。

        乃是因他关心黎庶,常年以来不间断地向平民讲学传道,学说反映着底层贫民意识。

        自嘉靖二十七年起,王襞除在泰州讲学传道外,先后被各个地方主官邀请,在杭州、建宁、南京、苏州等地讲学。

        他每次讲学都有数百人参加,涉及各行各业,讲学影响,已超过其父王艮。

        他喜欢在讲学途中,随性去乡村讲学。

        因亲近平民,能将大道理通俗化,受到各行各业底层百姓的喜欢。

        王襞曾多次被人举荐为官。

        但他遵从其父王艮“吾愿其为学问中人也”的教诲,终身不仕。

        人生抱负是:靠讲学使得天下治,成为万世之师。

        可谓是名声传遍整个大明的民间大儒!

        王襞不喜朝廷的法治,但与朝廷的关系尚可,因为他的讲学主张,向善向美,能够维持乡里安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