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去找的赵主任,刚开始赵主任还忧虑晓彤那篇现实题材代入感太强,觉得这种惨事发生在现今社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跟他劝了一通,说我们应该正视伤痛,抵制伤痛,说了半天才终于将他说通。”

        林玉瑶满意的看着审批后的文件,“宋姐,辛苦了。”

        “不客气,这是我该做的。就是吧……”她叹了口气,说:“生在大城市的人,真的,只看到这个世界的冰山一角。”

        林玉瑶:“想写这种题材的东西,可以去打听打听有没有相关的记者,咱们向记者买故事。”

        宋琴摇摇头,“算了吧,那种地方多危险吧,别记者有去无回。再说了,城里的大小事都报道不完呢,谁干那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话倒是,乡村苦难文学对现在来说还是太超前了,或者说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至少得等十年再说。

        狗血故事她倒是知道不少,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她需要做的事太多。

        想了想,又问叶晓彤,“晓彤,你每个月写一篇现实题材行不行?”

        “就这次这样的吗?”

        “差不多吧,用第一人称,代入感强就行。”顿了一下,又说:“倒也不用写得那么惨,极力向上的就可以。比如某高中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开始厌学,逃课,后来又因为一些事重回校园,发愤图强,考上了大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