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个传遍了整个排的苹果”,或是“后勤部长在哪里?他就是后勤部长”,还有“向我开炮”的呐喊……
个人的肌体力量之于时代洪流是渺小的,但他的文字,却可以把蝴蝶效应发挥到最大。
那么,在自己的这篇作品中,应该有对战争的公平反思吗?作者在更高维的角度去审视战争对人类造成的加害。
这种思考角度,向来容易博得评委喜欢,不分中外。
例如《西线无战事》里面的美丽蝴蝶,或者《我们的父辈》里面,一代人从憧憬战争到迷茫无措再到陷入绝望深渊?
不,不行。
因为背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是正义之战,是保家卫国而非侵略殖民,不需要画蛇添足,强加附会。
那么,到底有什么文字,能如此的振聋发聩?
阿莱和余切一起搜罗素材,他还找了些录像带和前线报道,帮了余切很大的忙。
一些资料引起了余切的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