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确实是无价之宝。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文物的珍贵程度没有一个衡量尺度,文物除了以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来衡量的同时,还有一个更明显,更易操作的尺度来衡量,那就是价格。
不管文物目前能否交易,不管文物看起来有多么神圣和重要,一切文物都有价格。”
“高先生,照您的观点,兵马俑,越王勾践剑,司母戊鼎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一名女记者笑眯眯的反问道。
“当然,为什么不能?”高东旭根本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在挖坑,而是坦然的说道。
“诸位,要先搞清楚一件事,文物首先是物品,并且符合商品的定义。每一件文物在其诞生的时代,无论价值大小,都是依照一定的目的,由人类通过艺术创作,工业生产或者运输等方式生产出来,用以满足当时人类的需要,它只是万千商品中的一种,在当时都是可以交换的商品。
文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是因为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再也没有折旧,反而有了保值增值。
唐宋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文物的巨大价值和对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文物因其保值增值效果,更为人们所看重。
所以,文物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而且每一件著名文物的流传过程都是一个传奇历史,也是文物在不同人手中交换的神奇过程。
既然是商品,那么,一切商品皆可通过货币衡量,一切商品皆有价格,所以一切文物都有价格。
当一件可以交易的古董进入了市场,自然需要附加一个金钱“价格”来衡量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