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目睹了大明制造局下属工厂的生产效率,才真正明白朱孙曾要信中的描述的“生产过剩”是怎么回事。

        可惜,在原来的老朱看来,既然生产都过剩了,那天下穷人应该生活得都很好了。

        然而,在朱孙的理论中,事实并非如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在生产过剩的时代,仍然普遍存在。

        穷人的生活,还是会劳累无比,困苦不堪。

        老朱当初不太理解,如今终于懂了。

        毕竟,人活一口气。

        “攀比”和“虚荣”是万恶之源,却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好在只要国家稍加调节,那个生产大量过剩的社会,穷人至少是饿不死的,除非他自己想死。

        相比从前大多数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大明,仍然是巨大的进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