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会真的动手抢货抢钱,但肯定要路过的商人“大出血”。
不过,无论是哪一类,大多数都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规矩,只对外地人下手,不会打劫本地人。
因为古代社会讲究“民不告,官不究”。
出门在外的商人,举目无亲,被人拦路打劫,往往也只能自认倒霉,无法去向当地官府告状申冤。
这些人正是利用这一点,长期霸占山头,路口,进行拦路打劫。
如果是朝廷押送物资的车队,或者运送快递信件的,再或者是官员经过,他们都是绝不会去拦路抢劫的。
便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这些路霸路匪都知道要避而远之,不敢去打劫他们。
因为有资格进京赶考的书生,都有功名在身。
这些人如果被抢了,往当地官府衙门递一张名帖,官老爷就会派衙差来抓人了。
读书人他们惹不起!
唯独在外面四处走家串户的行脚商人,到各地卖艺的江湖艺人,因有事要去远方的普通百姓等……这些人社会地位低,离了家乡,没有亲戚朋友帮衬,可以尽情欺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