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个人,录取三十个。
本就是在秀才里百里挑一的人才,现在又要在举人里,再百里挑一一下。
当然,有些人还是很有底气的。
考完就知道,自己的策论水平相当之高。
王水山从贡院出去后,整个人的心情,都是放松着的。
这时,一名同期的举人跟他走到了一起,有些拿捏不准的问道:“水山,这次策论,你怎么写的啊?”
谈及于此,他抬起手指,相当自信的说道:“开源,开源,还是开源。”
“何意?节流不行吗?”听到这个,一旁的某个举人凑了过来,相当较真的问道,“这题目里,可是将节约公帑列到了第一位,难道写这个是偏题,赚不到财税吗?”
一有人对答案,周围很快便围了更多的人。
纷纷参与其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