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科考,早就超出考试本身了。
宋时安和孙谦,只要文章质量够,那就是稳妥的状元候选人。
谁成为状元,谁是榜眼,现实意义其实根本不大。
都是进士前几,都是前途无量,官能做得多大,还得看后续如何。
但象征意义,太强了。
因为党争存在,这个新生代的文坛领袖,就成了政治博弈的又一战场。
皇帝是要用宋时安,为什么不直接就给宋时安内定个状元呢?
以往那还真的行。
可现在,这一次区区的会试考试,被彻底放大,让全天下的人去见证。
两个人的文章,整个大虞都在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