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无论怎么看,都不会让人觉得,这是同一个人所作。
倘若在说理求实的领域达到极致,又在华丽文风领域再创新高,那这个人也太恐怖了。
一法通,而万法通?
可他越看,越觉得有点像宋时安的字迹。
但本能,或者说身为读书人的自尊,又让他不太敢承认。毕竟这世间竟然有,二十岁出头,便要镇压整个大虞文坛的文豪出现?
一根白绫把自己吊死得了。
“孙师,你觉得如何?”这时,那名批卷的学士看向他,请求的问道,“是否偏题?”
是否偏题?
如若这个是宋时安的,但它糊名了,我是不是可以用偏题的理由,直接把它打下去,定在六百名之后?
这样哪怕策论理所应当的非常优秀,也顶多只是个进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