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在榜前左右缓缓踱步,绕到方才接话的书生面前,凑到榜前看了一会,忽然讪笑一声。

        “奇怪,这榜上字字句句写的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而诸位先生却还在这里拿着些名可传否,位可言否的东西与我论辩,这岂不与贵人之意背道而驰?”

        “再怎么要人才,那这天下熙熙攘攘如此多男子,何尝需要你一位乡野村妇!”

        人群里的书生特地将“乡野村妇”四个字缓缓咬着说出来,仿佛在咀嚼什么笑话似的,旁人听出他语气里调侃之意,随即跟着哄笑起来。

        王婉不着急,等笑声弱下去才慢慢挪到那书生面前:“村妇怎么了?”

        “昔者,伊尹出生于微末,姜尚垂钓于渭水、孔明躬耕于南阳。古之大贤,不以曾事农耕鄙薄自身,古之明主,亦从来不以出生论人之贵贱。”

        “人之出生乃承恩于父母,非人力所能改也。对父母心存不满者,无行;依傍世族之大而乘风起者,无能;讥笑旁人父母身份低微者,无德。敢问各位先生,诸位今日笑我的道理,出自四书五经哪一条?”

        众人忽然一阵沉默,随即窸窸窣窣响起一些不满的声音。

        “牙尖嘴利,瞧着就不像正经人家姑娘!”

        “你这妇人,分明是在诡辩!”

        那恼怒的声音越响,王婉姿态越自在怡然:“我方才所言,诸位究竟在哪里听出诡辩?若真有诡辩,诸位大可以直接指出。这般无凭无据空口污人清白,在我看来,不像是得了道理,反而像极恼羞成怒,着实有辱斯文。”

        一名老儒生从人群里走出:“妇道人家,自以为读了几本圣贤书就懂了道理了!这道理是只有君子大夫读得懂的,你就是读了,也总归不能理解其中真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