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名单我看了。”小王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进办公室,脸上的兴奋劲儿没了,语气里带着担忧,“张总监的公司就不说了,那两家上市公司,我们能赢吗?他们的产品广告都打到乡镇电视台了。”

        林舟接过咖啡,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却没觉得暖。他把名单推到小王面前,指着“云帆智能”和“聚力家居”的名字:“你去查一下这两家的农村市场布局,特别是智能花盆相关的产品,看看他们的价格和售后。”

        小王点点头,转身快步走了出去。林舟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他知道,这次竞标不好打。张总监熟悉绿氧的产品,说不定会针对性地模仿;上市公司有钱有资源,方案肯定做得光鲜亮丽。可他不能放弃,这个项目是公司走出质量危机、打开新市场的关键,一旦错过,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他睁开眼,打开电脑里的【商业分析】系统——这个系统是他去年花重金引进的,之前处理质量危机时帮他分析过客户投诉数据,这次或许能派上用场。他在搜索栏里输入“农村智能花盆市场需求”,按下回车,屏幕上很快跳出一行行数据:【农村用户核心需求:1.性价比(价格敏感,拒绝冗余功能);2.售后保障(乡镇维修网点少,故障难解决);3.操作简单(老年用户多,复杂功能使用率低)】。下面还附了一份调研问卷,里面有个老乡的留言:“之前买过一个智能花盆,能语音控制浇水,可我不会用,坏了也没人修,最后只能当普通花盆用。”

        林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就是突破口!他立刻拿起手机,拨通老吴的电话:“老吴,你马上带技术部的人开会,我们要调整智能花盆的功能,把‘远程语音控制’‘手机APP多端连接’这些功能去掉,农村用户用不上,还增加成本。”

        “去掉?”老吴的声音里带着惊讶,“这些可是我们之前宣传的卖点,去掉了会不会显得我们的产品不够智能?”

        “真正的智能,是懂用户需要什么,不是堆功能。”林舟语气坚定,“你算一下,去掉这些功能,成本能降多少?我要把价格压低20%,还有,我们得承诺在每个乡镇设售后点,24小时内响应维修需求,农村用户最担心的就是坏了没人修。”

        挂了电话,林舟又拨通晓雯的电话,让她带着客服部的人去周边乡镇做调研,跟老乡聊一聊平时用花盆遇到的问题,再收集些售后需求。晓雯一口答应,当天下午就带着两个同事去了城郊的李家庄,回来时手里记满了笔记:“林总,老乡们说,他们种的都是蔬菜和多肉,不需要太复杂的浇水模式,但是希望花盆能耐摔,因为农村院子里小孩多,容易碰倒;还有,他们怕修东西麻烦,要是能在镇上就找到维修点,肯定愿意买。”

        林舟把这些需求都记在笔记本上,晚上加班时,他对着电脑里的竞标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方案的封面,他特意让设计部做了一张插画——画面里,一个农村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简化版的智能花盆,旁边的小孩正用小手指着花盆上的按钮,笑得很开心。方案里,他详细写了产品调整的原因,附了晓雯调研时拍的照片和老乡的留言,还画了一张售后网点分布图,标注了每个乡镇的售后点位置和联系方式。

        第十六章政府项目

        竞标当天,市科技局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林舟带着老吴和小王走进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张总监。张总监穿着一身昂贵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公文包,看到林舟,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林总,你们也来凑热闹啊?我还以为你们公司刚经历危机,得歇一阵子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