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作出花来,这也不过是一根木簪子。
二三十文钱够买一两斤肉了,谁家有那闲钱去消费这个?
能来集市上的人家,都是家境一般的,别跟她们说这做工啊面料啊有多好,那都是虚的,只有便宜才是王道。
能买的起的人家,情愿去铺子里买,也不愿意看路边的这些。
想来他们来的地方不太合适,不然凭着张氏的手艺,直到早市结束也不会只卖出了四根簪子。
不过头绳却卖掉不少,毕竟价格公道颜色又鲜亮,比一般货郎买的质量还要好一些。
揣着卖东西得来的一百八十文钱,老刘氏喜的合不拢嘴,一点没达到预期的失望都没有。
“回去让你娘多做点头绳出来,这绢花做的差不多就行了,等改天咱们去县城看看能不能卖掉一些。”
“阿奶,咱们明日直接去县城吧?咱们的料子虽然是边角料,但确实是好料子,我都已经报的低了,镇子上还是卖不动。”
老刘氏有些犹豫:“县城或许是好卖,但是离家远成本也上去了,再说咱卖的本就不便宜,一般人家谁买的动?没有好地方卖,这些还不知道得跑几次才能卖掉。”
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女子又多,消费能力又不错的地方,他还真想到了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