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它们的一端用伞绳紧紧地捆扎在一起,形成鱼护的底部中心。

        然后将这些“龙骨”枝条像伞骨一样均匀地向四周散开,形成一个碗状的框架。

        随后他便用更细的柳树枝条,从底部中心开始,一圈圈纵横交错的方式,在那些纵向的“龙骨”之间来回编织。

        “编织鱼护,不需要像制作篮子那样密不透风,反而要留出一些均匀的缝隙。”

        “这样才能保证水流的通畅,让里面的鱼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他的手指在柳条之间灵活地翻飞,一根根柳条被紧密地压实,鱼护的壁身也随之螺旋式地向上延伸。

        当鱼护的高度和直径都达到他满意的尺寸时,他将所有“龙骨”枝条的上端向内收拢,形成一个略微收口的护口。

        用更粗的柳树皮绳仔细编织加固了护口边缘。

        最后,他又制作了一个同样由柳条编织而成,可以盖住护口的简易盖子。

        并用皮条制作了连接的合页和插销,一个虽然粗糙但结实的柳条鱼护就做好了!

        第五十三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