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近处,而是昨天勘探好的,那个拥有巨大沉木的、最完美的“一号钓点”。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他抵达了目的地,找到了自己留在岸边树枝上的那个鲜艳的尼龙绳标记,然后根据记忆,走到了那片冰下潜伏着巨大沉木的区域。
他放下肩上的所有装备,开始进行第一项工作,清理冰面上的积雪。
又是一个多小时后后,林予安终于清理出了一片冰面,刚好能搭建起冰钓木棚的大小。
然后将折迭的柳条棚展开,穿上那根横向的桦木拉撑杆,一个稳固的A字形小屋便稳稳地立在了冰面之上。
接着,他拿出那四根坚硬的桦木“冰上地钉”。
再次拿起了那把刚刚立下大功的冰钻。
他不需要钻一个完整的,贯通的冰洞。他双手握住T形手柄,以一种更轻柔、更可控的力道,开始缓缓地旋转。
锋利的刀翼切入冰层,发出轻微而连续的“沙沙”声,当他感觉钻头的深度已经达到约十厘米时,便立刻停下。
一个深度足够,但并未穿透冰层的、完美的圆柱形浅坑,便出现在了冰面上。
他用这种“只钻不透的方法,在棚屋的四个角,分别制作了四个用于固定地钉的锚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