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斯坦送他的天然磨刀石,沾着水,耐心地、反复地研磨着钻头两个刀翼的刃口部分。

        他不是在“磨刀”,而是在“抛光”,将那层黑色的氧化皮磨掉,露出下面闪亮的钢材本体。

        接下来,是赋予这根冰钻最后的一个流程——回火。

        他将炉膛里剩下的、最后的一点木炭拨到炉膛的一侧,用风箱轻轻吹旺,形成一个温度较低的“余温区”。

        将淬火后的钻头,放在锻炉的另一侧,只让它接受微弱的辐射热,进行极其缓慢的低温加热。

        他再次死死地盯着那片被打磨过的,银白色的金属表面。

        “淬火,是将钢的硬度提升到极致,但代价是内部充满了毁灭性的应力,让它变得极脆。”

        “而回火,就是一次精准的‘退烧’,通过一次可控的低温加热,释放掉一部分应力,用一点点的硬度,换回至关重要的韧性。”

        “而判断回火温度的唯一标准,就是钢材表面形成的这层氧化膜的颜色。”

        在几分钟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