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在第一个钓位旁,用斧背将一根粗壮,长约半米木桩,深深地砸入地下。
还好,河边的土质还算松软,不是很费力地就轻松砸了进去。
然后,他将第一根桦木杆粗壮的一端,紧紧地抵住这个主锚点的后方。
为了防止木杆左右滑动,他又在主锚点两侧各打下了一根更细的辅助桩,形成一个稳固的“U”形卡槽。
最后,他用一段拆解下来的船用缆绳,将桦木杆的根部与主锚点,两个辅助桩,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这样,无论水下的鱼有多大的力气,都绝无可能将这根鱼竿拖进水里。
这套由主锚点+卡槽+捆绑,构成的三重固定系统,组成了一套自动钓鱼装置的基础。
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将其余两根桦木杆也极其牢固地安装到位。
然后,他才开始专注于制作核心的触发机关。
决定将所有三个钓位,全部采用同一种,也是他认为最经典可靠的“4字形”触发机关。
他从岸边捡来一根手腕粗的干燥木棍,用斧子将其一端削尖,然后“咚!咚!”地用力将其牢牢打入离岸边约一米远的泥土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