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耗费了近一个小时后,那段两米多长的粗缆绳,被他完美地拆解成了十二根更细但依旧坚韧的独立绳索,总长度超过了三十米。

        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立刻开始挖掘地基。

        在动工之前,他必须先将主要的建筑材料,木材和苔藓,运输到施工点附近,完成备料阶段。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那把锋利斧子,和三角锯,然后大步走进了那片近在咫尺的云杉林。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寻找已经死去的、但树干依然直立的站立枯木。

        他很快就锁定了一棵目标,那是一棵直径约二十厘米的云杉,树皮早已脱落,整个树干在林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灰白色。

        他对着镜头,用斧柄的末端用力敲了敲树干,发出了“叩、叩”的、清脆坚实的回响。

        “听这个声音,清脆不沉闷,说明内部腐烂程度很低,木质依然坚硬,这绝对是搭建庇护所的材料。”

        “如果用湿木做建材,在庇护所建成后,随着内部温度升高,木材会因为水分蒸发而产生巨大的收缩和变形,导致结构松动漏风,而这种自然风干的枯木,尺寸已经非常稳定了。”

        他没有选择那些直径超过三十厘米的巨木,他挑选的,都是直径在十五到二十厘米之间、适合作为墙体的笔直枯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