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木森林地后,一场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建设日常,正式拉开序幕。

        他先是将专业的育苗盘装满基质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几个种子包装袋,将黄瓜和番茄种子,一粒粒地点播到育苗盘的穴孔里。

        播种完成后,他用喷壶将基质完全喷湿,然后盖上透明的塑料盖,形成一个迷你温室,静待生命的萌发。

        然后在每天定时为混凝土桩柱进行喷水养护的同时,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温室大棚的快速建设中。

        他采用了一种在北美流行的建造速度极快的“高通道冷拱棚”方案。

        林予安启动徐工XC760K装载机,先是在营地东南角,清理并平整出一块约60平米(长10米x宽6米)的场地。

        然后,他拿出了一件新工具,向镜头展示道:“这是一个T型柱打桩机,通常用来给农场的围栏打桩,但今天我要用它来为温室打下地锚。”

        林予安沿着场地10米长的两条边,用卷尺和石灰粉,每隔1.2米就做一个精确的标记。

        他解释道:“这个间距很重要,它决定了我们温室的结构强度,在阿拉斯加,必须考虑大雪的承重,所以不能太稀疏。”

        接着,他将一根外径为50毫米、壁厚2.5毫米、长1.5米的重型镀锌钢管地锚,对准第一个标记点。

        然后启动打桩机,哒!哒!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