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的帐篷里,林予安提前多搭好了几张行军床,用细木竿撑起了大蚊帐罩住所有的床,帐内还点上了一盘蚊香。
这里便是他们轮流恢复体力的“安全屋”。
林予安和老乔治,作为技术核心,始终坚守在钻孔的第一线,徐工装载机的轰鸣声几乎没有停歇。
而斯坦、巴顿、汉克和科迪四人,则分成了两组,轮流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和休息。
当一组在帐篷里睡上一个小时时,另一组则在外面顶着蚊群的攻击,疯狂地绑扎着钢筋。
“好了!第六个笼子完工了!”
巴顿大喊一声,他和汉克合力,将那个六米多高、重达近百公斤的钢筋笼底部绑上垫块构件后,小心翼翼地抬到刚刚钻好的第六个孔洞旁。
然后,他们缓缓地、垂直地,将它放入孔中。
“砰”的一声闷响,钢筋笼底部的垫块构件触底。
老乔治立刻上前,用木楔子将其在孔洞的中央固定好,确保它与孔壁之间留有均匀的保护层间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