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瑶看着他专注而兴奋的侧脸,眼中也闪烁着光彩。陈墨白的能力虽然无法用现有科学完全解释,但其呈现出的结果,却往往能与严谨的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相互印证,甚至提供出人意料的新视角。

        “看来,‘共情’之境,不仅仅是感受,更在于分辨和理解。”林清瑶总结道,“就像学一门新的语言,你现在已经能听懂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短句了。”

        “没错!”陈墨白重重一拍大腿,“而且我发现,只要我心静下来,别自己瞎激动,就能控制接收的‘音量’,不至于再被一下子震懵。就是……还是挺累人的,跟连续做了几百道理解题似的。”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但精神却异常亢奋。这种能力上的突破,带来的成就感是巨大的。

        “不过,清瑶,”他忽然想到什么,眉头又微微皱起,“如果连钱币这么普通的东西,都能藏着这么强烈的情绪,那……”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工作室角落那个锁着的柜子。里面放着几件他平时不太愿意去碰的东西,包括那把煞气极重的生坑青铜剑,还有之前处理宅基纠纷时,那户人家送来答谢的一件据说从坟地里挖出来的陶俑。

        “……那些真正从墓里出来,或者经历过血腥厮杀的东西,里面藏着的‘情绪’,得有多可怕?”陈墨白的声音低了下去。

        能力的进阶,意味着他能触摸更深的真实,但也意味着,他可能要直面更多历史的阴影与沉重。

        林清瑶也沉默了。她明白陈墨白的意思。考古工作同样时常面对死亡与历史的阴暗面,但更多是通过理性的分析保持距离。而陈墨白的能力,却可能让他毫无缓冲地、感同身受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

        这既是一份天赐的礼物,也是一副沉重的枷锁。

        “慢慢来,别急。”她轻声安慰,递给他一杯刚沏好的热茶,“先熟练掌握辨别这些‘普通’的情绪。就像学游泳,得先在浅水区扑腾,不能一下子就往深海里跳。至于那些……等准备好了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