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怀远想过苏希会询问自己这个问题,但他没想到苏希张口第一句话就询问这个问题。

        他说:“苏市长,是我心目中的那个苏市长。我去过东明,也去过清河。我总是感叹于那边的营商环境,感叹于那边的拆迁安置。很多商人朋友都说,苏市长实施的仁政,既鼓励经商,又照顾普罗大众的利益。”

        “其实,这些工人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他们同意,我可以给他们每个人补助2万块钱,这加起来大概也有接近千万了。当然,这完全是看在苏市长的面子上。”

        “我们经商的人讲究规矩,讲究诚信,讲究白纸黑字上的东西。当初方针集团的方和平是用纺织厂抵押借款,否则我们也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去抵押一个有纠纷的东西,对不对?法院支持了我们所提供的证据,我们赢得了终审判决。”

        萧怀远说的滴水不漏,又给足苏希面子。

        每个人补助两万块,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是。如果考虑到有不少员工一直住在纺织厂所提供的住房里…这两万块钱就相当于杯水车薪了。

        如果纺织厂一直在,他们能一直住在那里。

        现在,一旦拆了。他们要去哪里住?

        虽然说上世纪的宿舍,各种设计不合理,而且各方面都非常陈旧。

        但,毕竟是个住处。

        苏希说:“感谢萧总给我面子。但是吧,我认为你那句话说得对,经商的人要讲规矩,我刚才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情况,根据我有限的法律知识,我觉得方针集团与你们签订的抵押合同存在瑕疵。或许,可以向更高一级法院进行申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