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首先展示的是作为骨架的荆条,“这是三年生的荆条,夏至采伐,经过‘蒸汽曲木’古法处理…”
她用手抚摸那优雅自然的弧度,“它的每一个弯曲,都是对材料性的尊重和引导,所以它能承重,且持久。”
她小心地解开麻绳捆绑的节点,展示内部巧妙的榫卯结构,没有一滴胶水。
“这是秋麻,手工搓制的麻绳,它的捆绑本身也是结构的一部分,可调节,可修复。”
最后,她展示罩面:“这是初春柳树内皮,手工染色,每一片柳皮的厚度和韧性都经过筛选。大家看这个缠枝纹的走向,它是长出来的,有呼吸感,有生命力。”
整个拆解过程,变成了一场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展示。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只有冷静客观的对比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观众不仅看到了真伪之别,更仿佛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大师课。
“这才是真正的手工艺啊!”
“泪目了…细节里全是文化。”
“已举报山寨店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