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说起听到的一些消息,
“评委里那位投资人代表,公开表示很欣赏这种具有大规模商业化潜力的方向。”
周明看着那张照片,嘴唇抿得紧紧的,没说话,但眼神复杂。
李阿婆的“百鸟朝凤”大屏风也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那是纯粹的传统技艺,像一座华丽的丰碑,但也仅此而已。
李阿婆没想到自己活这么大岁数有朝一日还能参加大赛,开心的不得了,根本不在乎结果。
她本不想参加什么比赛,大家都鼓励她参加,老人家还有些不好意思。
柳青看着自己的《共生》作品,找来极细的麻绳和刻刀。
她在每件作品内部最不显眼、但触碰时能感受到的地方,用爷爷教授的古老编码方式,精心编入了奶奶那个小小的“月”字标记,还编入了所有参与制作的工坊成员的姓氏缩写。
“这是我们给作品的签名,”她轻声说。
做完这些柳青开始准备陈述稿。她没有去堆砌华丽的辞藻和数据,而是决定从后山的那片斜坡讲起,从一根荆条、一缕麻线、一张柳皮讲起,讲述“三春之木”的故事,讲述“蒸汽曲木”的智慧,最后引出《共生》,它不是产品,它是一个关于传承与未来的提案。
一切准备就绪,转眼到了大赛开幕的日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