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人员。”柳青看着大家,“不能再让大公司说挖就挖。以前我们只教手艺,只发计件工资,确实留不住人。以后,凡是通过考核正式留下的,也执行底薪计件绩效考核制,全部签合同,交社保。”
这话一出,王宝贵嘴巴长大哇了一声,首先想到不好请假了。连李阿婆都愣住了。学手艺人还给交社保?在这镇上可是头一遭!
“青姐,这成本…”张磊下意识地开始心算。
“成本是高。”柳青点头,“但这是必须花的钱。我们要让大家觉得,在这里,不只是一份临时挣钱的活计,是一份有保障、有奔头的正式工作。钱宏达能挖走人,是因为他给得起钱。那我们就要给得起钱,也给得起尊重和保障。”
周明兴奋地两眼放光:“早该这样了!咱们就得正规起来!”
“然后是技术。”柳青继续道,“以前是来了就跟着干,能学多少算多少。以后不行。张磊,你配合阿婆和爷爷,把核心的技法,尤其是蒸汽曲木、‘六角叠丝’这些绝活进一步细分,分解成标准化的学习模块。新来人,必须从基础模块学起,通过考核才能接触更高级的,形成阶梯。一是保证质量,二是…”
她顿了顿,“即使有人被挖走,他们带走的,也只是某个阶段的技能,核心的、成套的东西,他们拿不走。”
这不仅是对技术的保护,更是对传承的负责。李阿婆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好!老祖宗的东西,不能稀里糊涂地传!”
“第三是记录。”柳青看向张磊,“ERP系统这次立了大功。但它不能只记录,还得能预警。能不能设置一个功能,比如原材料消耗和订单进度出现异常偏差时,或者某个人的产量突然异常波动时,系统能提前报警?”
她想起了李婶几个技术好的被挖走前,就有过短暂的效率下降,或许那时就有苗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