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就是将这份领悟,通过双手,一点点变为现实。她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她已经看见了那条正确的路径。

        回到工坊,柳青立刻被拉回了现实。

        还未等她将脑海中的《共生》蓝图付诸草图,几拨访客和一堆杂事便接踵而至,大赛前的最后宁静被彻底打破。

        最先上门的是镇信用社的信贷员,笑容可掬地表示因为最近工坊发展势头良好,特意来推荐一款非遗助力贷。

        “柳老板,听说你们要参加县里的大赛?要是拿了奖,这贷款额度还能上浮,利息优惠!”

        柳青客气地送走了对方,心里却明白,这好意背后是工坊日渐显眼带来的关注,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信贷员前脚刚走,一个穿着工装、面色忐忑的年轻人就蹭了进来,说是想来学柳编。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飘忽,在工坊里东张西望,尤其在那堆新采回来的荆条和麻杆上停留良久。

        周明警惕地盯了他一眼,那人便讪讪地说觉得太麻烦,学不进去犹犹豫豫地离开了。

        “肯定是钱宏达派来摸底的。”周明压低声音对柳青说,“宏达这次参赛的作品听说是个大家伙,投了不少钱,志在必得。他这是心里没底,急着想知道咱们的底牌。”

        柳青点点头。这种商业间谍似的小动作让她很不舒服,但没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