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爷爷怒视着张德才,“这些老物件上的纹样、技法,都是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卖了就没了!”
“柳叔,您消消气。”村里开小卖部的赵大哥插话,“现在塑料制品多方便啊,又便宜又耐用。这些柳编放着也是占地方,能换钱不是挺好?”
“就是就是,”几个村民附和道,“现在谁还用柳编啊...”
柳青看着爷爷孤零零地站在人群中央,佝偻的背脊却挺得笔直,像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在狂风中坚守。她的心突然揪紧了——这些村民根本不明白,他们卖掉的不是“破柳筐”,而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
“大家听我说!”柳青突然跳上旁边的石凳,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些柳编器具不仅仅是日用品,它们是艺术品,是文化遗产!“
人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个从城里回来的姑娘。
“你们看这个针线筐,”柳青从爷爷手中接过那件器物,高高举起,“''卍''字纹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永恒,这种编法需要极高的技巧。现在市面上一个手工编织的复古针线筐,能卖到上千元!”
“上千?”有人惊呼,“张老板才给八百!”
张德才的脸色变了:“小姑娘不懂别瞎说!这些老东西哪有那么值钱?“
“不值钱你收它们干什么?”柳青反问,突然福至心灵,“大家想想,如果这些东西真像他说的那么不值钱,他为什么大老远跑来我们这个小村子高价收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