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号清晨的香江,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点心的香气和报童清脆的叫卖声。
“号外!号外!《东方日报》独家!林生再创神迹,海丰银行天价易主花旗!”
“恒声集团惊天交易,林浩然空手套白狼,渣打银行成大输家!”
“神来之笔!林浩然“空手套白狼”,恒声集团净赚花旗数亿资金与核心董事席位!”
硕大的黑体标题几乎占据了《东方日报》的整个头版。
报导详尽梳理了这笔交易的来龙去脉,从林浩然以10亿港元“接盘”渣打急于脱手的汇沣银行,到如今以花旗银行3%股权,估值约1.2亿美元。
加1.5亿美元现金,总计约2.7亿美元,折合港币约14亿元的天价,将汇沣银行旗下的海丰银行这个“烫手山芋”转售给花旗。
更令人震惊的是,交易还附带了一个让所有金融界人士垂涎的条件,恒声集团获得花旗银行一个常驻执行董事席位!
文章算了一笔明账:林浩然不仅近乎“零成本”获得了汇沣银行这个完整的银行体系,更重要的是,为恒声集团和他本人撬开了通往全球金融权力核心的大门。
“一买一卖,尽显商业智慧!”《东方日报》不吝赞美之词,“林浩然先生此举,堪称现代商业史上‘点石成金’的典范。
昔日被渣打视为包袱、急于甩卖的海丰银行,在林先生手中,短短时间内便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与花旗这等全球巨头交易的战略筹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