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微软亚太大区新总裁人选的激烈讨论和权力博弈,在这间压抑的会议室里迅速展开。

        亚太大区太重要了,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守成者,而是一个真正的美国队长。

        一个能够在地缘政治、商业竞争、舆论压力和灰色手段之间游走,并最终能为微软夺回亚洲市场控制权的狠角色。

        这个人选必须足够果断,甚至可以不那么守规矩,毕竟,他们面对的对手,看起来也绝非善类。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利益交换,一个共识初步达成。

        史蒂夫沉声说道:“根据我们提交的这些人选,尽快启动评估程序,确定新总裁人选。我要他在两周内到位,一个月内拿出针对性的反击方案,告诉我们的游说团队和公关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一个月内平息潘多拉计划的负面影响,为咱们亚太大区新总裁的行动扫清障碍。”

        “是!”

        会议结束第二天,微软总部虽然因舆论压力和寻找新帅而暂时无法采取大规模的直接反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坐视不理。

        在史蒂夫的授意下,一支精干的游说小组迅速组建了起来,成员包括微软资深的市场战略总监、政府关系顾问以及熟悉亚太供应链的专家。

        他们的任务目标非常明确:前往德克萨斯州圆石城的戴尔总部、加利福尼亚州的惠普总部以及燕京的联祥总部进行紧急磋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