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在秘殿坐关一个多月,一缕意志化作的道影在“李一一”的萌生虚天中,却是等于过去十余万年。

        他无法确定,如果他的意志不观测,亦或“李一一”的念识一直不舒展开,蜷缩成不干扰世界的一点,虚天大千的进化,是否同步外在。

        对于心中这点偶尔泛起的疑惑,他心中自然而然冒起的解释,就是维度、层面的不同,导致一切的大小、快慢等的绝对有别。

        只是啊,他总觉得,寰宇层面也好,诸天大千也好,在他与它们之上,应当还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随意掌控与拨动一切。

        那个层次,也不知道是否圣人境地,毕竟圣人已经证得混元,抵达“虚外”之地,并被确定可以干扰寰宇。

        婴儿“李一一”虚天是十万余年过去,变化却不大。

        三千先天大道的轨迹虽变得更清晰一些,更宏大一些,但并无他需要的实质“升华”。

        同样的,先天大千中的地水风火等对空间的创造、演化等,也很缓慢。

        他心中那点疑惑再次泛起:是否每一个先天神灵的内在创世,都天然排斥外在昊天一直的垂注与干扰?

        就像虚外的圣人,也仅能在“合理”的范围里,小幅度地干扰寰宇层面。

        反正在他模糊的感知中,观测先天大千,与垂注其他寻常天主的虚天,光阴的流速似乎有些微弱却绝对性的差别。

        “过犹不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