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残响”是否可以转移,沈默设计了一组严谨的对照实验。

        他取来两块与M8313楼梯同批次、同材质的木材样本,将其中一块标记为A,放置在那顶承载着记忆的安全帽旁边,静置四十八小时。

        另一块标记为B,则被严格隔离在信号屏蔽的恒温箱内。

        四十八小时后,实验开始。

        沈默在两块木材上方同步设置了高压喷雾装置,模拟高湿度环境。

        结果令人震惊。

        样本B在达到临界湿度后,仅发生了轻微的物理形变。

        而样本A,在水雾弥漫的瞬间,竟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重重按下,木材中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下凹陷,最终下沉深度达到了惊人的十八厘米!

        更恐怖的是,实验室内的红外热成像仪捕捉到了样本A的表面,一团模糊而扭曲的人形轮廓若隐若现,散发着比周围环境更低的温度。

        沈默关闭设备,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了结论,字迹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残响可通过近距离接触‘感染’新的合格介质。其强度随原始信息密度的增加而增强——这是一场无声的流行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