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市的其他服装店和电器维修铺的老板们,眼看着赵家生意火爆,那会好过?

        “他娘的,不就是几件花里胡哨的破衣裳吗?凭啥卖那么贵!”隔壁街的王裁缝,看着自家冷清的铺子,气得直骂娘。他试着模仿小丽店里的款式,但做出来的东西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而且布料也没那么新潮,根本卖不动。

        “老赵家肯定有啥不正当的门路!”一个电器维修铺的老板躲在角落里,偷偷看着大刚铺子里排队的人,阴阳怪气地说,“那些进口配件,咱们跑断腿都找不到,他一个摆摊的,哪来的货源?说不定是倒爷,干着投机倒把的勾当!”

        有些人只是嘴上说说,有些人则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当然,也有脑子活络的人看到了机会。

        这几天,不时有人上门来找赵淑芬。有的是卖小商品的个体户,希望能从她这里批发一些广州货;有的是饭店、旅社的采购员,想请教她怎么能搞到紧俏物资;甚至还有一些国营商店的采购科长,也旁敲侧击地打听她的进货渠道。

        “赵大妈,您这渠道太厉害了!能不能带带我们,去广州走一趟?”

        “赵姐,您看我们小店,能不能从您这儿拿点货?您放心,价钱好商量!”

        对于这些主动靠上来的人,赵淑芬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客气周旋,既不轻易得罪人,也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核心秘密。她的货源是她的命脉,绝不能随意分享。

        “现在风头太盛了,得小心点。”赵淑芬心里盘算着,寡妇门前是非多,更别说现在带着儿女一起“冒尖”。

        果然,没过几天,市场管理所的几个人就上门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