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芬嘴角一勾,心里门儿清。

        上辈子她虽没发财,可见得多啊。

        这八十年代初,看着铁板一块,其实底下已经开始松动了,活络人早就冒头了。

        “厂里不干?咱找厂外头的。”赵淑芬笃定,“这红星市,能人多着呢。我知道有个老李头,以前建筑队的老师傅,手艺绝了,人也实在。就是年纪大了退休了,估摸着愿意接点零活。”

        “老李头?”赵大刚一脸懵,他咋没听过这号人物?

        “你不知道正常。”赵淑芬解释,“他低调。可他盖的房、做的家具,那叫一个地道。咱找他试试去。”

        说走就走,赵淑芬领着赵大刚出了铺子,熟门熟路地穿街过巷,来到一个旧院门口。

        敲开门,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头十足的老爷子探出头,正是老李头。

        赵淑芬笑着上前,把来意一说。老李头听完,有点拿捏:“赵老太太,铺子改造?我这岁数大了,不大想动弹了……”

        “李师傅,您可别这么讲!”赵淑芬那叫一个真诚,“您这手艺,放哪儿都是金字招牌!我们这铺子,是正经想干大事的,以后不光修,还要卖新家电!这门脸就是脸面,里头装修更得讲究实用、好看。别人干,我不放心,就冲您这手艺,才特地找上门!”

        她稍稍停顿,加重语气:“工钱您放心,保管您满意!而且,您要是乐意,顺便带带我家大刚,教教他怎么看图纸、怎么监工,我们感激不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