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飞船出发后,实验室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它的飞行轨迹。当飞船接近木星时,果然借助木卫二的引力完成了第一次轨道调整,如同被水流推送的船只般,稳稳地朝着探测站飞去。“还有两小时抵达目标,”指挥中心的声音传来,“探测站的热源外壳破损程度正在加剧,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修补。”

        赵阳看着探测站外的极端环境数据:“木星辐射带的高能粒子流强度是地球的1000倍,维修队员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操作。我们之前开发的‘零重力操作术’可以派上用场,但还需要借鉴古代的‘快速修补’技巧。”他调出《天工开物》中的“锻焊”记载,“古人修补铁器时,会用高温烙铁快速熔接缺口,我们可以给队员配备便携式等离子焊机,按照‘点熔拼接’的方法修复外壳。”

        维修队员身着升级版防护服,在强辐射环境中开始作业。他们借助微重力环境漂浮到破损处,按照系统规划的点位快速焊接,等离子焊机的火花在木星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明亮。12分钟后,修补工作顺利完成,当热源外壳的压力值恢复正常时,实验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这次任务的成功,让“星际智慧图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深空探测领域。联合国太空署特意发来感谢信,称其“为人类的星际探索提供了跨时空的智慧支撑”。

        这天夜里,王玲又拿起了桌上的青铜爵杯,杯身上的饕餮纹在灯光下流转。陈凯走过来,递给她一份新的图谱更新报告:“我们刚刚录入了古中国的‘浑天仪’原理和阿拉伯的‘星盘’技术,系统现在能更精准地预测深空天体的运行轨迹了。”

        王玲看着报告上的内容,突然笑了:“你还记得第一次应对太空反恐时,我们连微重力环境的参数都没有吗?现在居然能支撑深空维修了。”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洒在实验室的窗台上,与屏幕上的星图交相辉映。

        “古人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陈凯也看向窗外,“智慧从来不是静止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生长。就像这青铜爵杯,三千年前是饮酒的器具,三千年后却成了我们传承智慧的象征。”

        实验室的屏幕上,“星际智慧图谱”的界面正缓慢刷新,新增的“深空资源勘探”模块已经上线,收录了印加帝国的金矿勘探术和中国古代的“地脉”理论。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上,新的生态基地正在建设中,其地基设计借鉴了金字塔的力学结构;在月球的背面,搭载着“望塔”系统的观测站已经投入使用,时刻监测着深空的动向。

        当第一缕阳光再次照进实验室时,屏幕上弹出了一条新的任务提示:“土星泰坦卫星探测任务请求智慧支持”。王玲拿起青铜爵杯,轻轻碰了一下屏幕,然后转头对团队成员说:“新的旅程开始了,而我们身后的智慧星河,永远不会枯竭。”

        队员们纷纷坐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声音此起彼伏,与屏幕上数据流的跳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跨越时空的智慧交响曲。在这首曲子里,有古人的思考,有今人的探索,更有人类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而那只青铜爵杯,就静静地立在桌上,见证着智慧如何在时光的长河中,不断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