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基地,烈日炎炎,训练场上的汗水与斗志交织。王玲站在模拟谈判室的监控屏前,看着队员们进行初步的场景演练:一名队员扮演“冲动型敌人”,情绪激动地挥舞着武器;另一名队员按照“缓兵之计”的思路,耐心沟通,逐步稳定对方情绪。林薇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百战奇略》,不时在笔记本上标注:“这里可以加入‘示弱’策略,就像古籍里说的‘示敌以弱,麻痹对方’。”
陈凯的电脑屏幕上,智能谈判辅助系统的界面逐步完善,输入“敌人情绪暴躁”的关键词后,系统立刻弹出三条建议:“1.用熟悉的话题转移注意力;2.降低语速,保持温和语气;3.提出对方关心的条件,拖延时间。”他调试着数据算法,笑着说:“等系统完善了,队员们谈判时就像多了个‘古代谋士’当助手。”
傍晚,王玲带着黑龙在基地的操场上散步,队员们正在进行体能训练,看到她便热情地打招呼。赵阳擦着汗跑过来:“组长,今天的模拟训练效果不错,队员们对‘疑兵之计’的运用越来越熟练了。”林薇和陈凯也跟了过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资料:“古代谈判策略整理得差不多了,明天就能开始和系统研发对接。”
黑龙在众人头顶盘旋一圈,发出一声清亮的鸣叫。王玲看着身边的队友们,又看了看空中的黑龙,心里满是温暖。对她而言,基地就是家,队友和黑龙就是她最亲的人。
秋风渐起时,智能谈判辅助系统完成初步研发,林薇整理的古代谈判策略形成完整方案,赵阳设计的模拟场景涵盖十余种不同类型的敌人。王玲小组带着新的研究成果,前往西北基地进行测试。在模拟解救人质的场景中,队员借助系统的实时建议,用“疑兵之计”投放假情报,成功分散“敌人”注意力,谈判专家趁机稳定对方情绪,最终顺利解救人质。西北基地的谈判专家握着王玲的手说:“这套战术太实用了,既懂心理,又有策略,解决了我们很多实战中的难题。”
测试结束后,队员们在西北基地的草原上露营。夜晚,大家围着篝火坐在一起,赵阳讲起训练时的趣事,林薇分享古籍里看到的奇闻,陈凯展示新研发的无人机功能。黑龙落在王玲的肩头,安静地听着大家的笑声。王玲看着跳动的火光和身边的队友,轻声说:“每次完成新的研究,我都觉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林薇笑着接话:“咱们可是最默契的团队,还有黑龙这个‘特殊成员’帮忙呢。”
年底,总部召开年度反恐工作表彰大会,王玲小组再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他们研发的谈判战术被纳入《古代智慧与现代反恐实战融合手册》,成为新增的重要章节。领奖台上,王玲接过证书,目光扫过台下的队友和特意被林薇带来的黑龙,嘴角扬起坚定的笑容。
春节前夕,基。地,组,织了一场小型联欢会。队员们各自表演节目,赵阳展示了新编排的防身术舞蹈,林薇朗诵了改编的反恐题材诗词,陈凯用小程序制作了互动游戏。王玲抱着黑龙,坐在观众席上,看着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归属感。联欢会结束后,大家一起在食堂包饺子,黑龙站在旁边的架子上,盯着滚动的饺子,不时发出好奇的叫声。
“组长,明年咱们还要研发什么新战术啊?”包着饺子的林薇问道。王玲咬了一口刚煮好的饺子,笑着说:“明年咱们可以研究‘城市巷战侦查战术’,结合古代‘巷战突围’的智慧,再融入现代的智能侦查设备。”赵阳和陈凯立刻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食堂里的笑声温暖而明亮。对王玲来说,没有血缘关系的羁绊,却有并肩作战的情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却有充满热血与温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