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总部派来的专家也加入了进来。专家们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增加战术的适用场景对比,补充不同地形下的战术调整方法。“在城市废墟里用‘围三缺一’,和在矿区里用,要注意的地方不一样,”专家说,“城市废墟里有很多建筑物,绑匪可能会利用建筑物躲藏,所以要增加无人机侦查的频率;矿区里隧道多,要重点训练队员在狭窄空间里的行动能力。”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古代战术与现代实战结合教材》终于完成了。教材分为六章,包括“围三缺一”“暗度陈仓”“守城之法”“声东击西”“阴符信号系统”和“实战格斗术”,每一章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图片和视频二维码。总部拿到教材后,很快就印刷成册,发给了全国的基地。

        没过多久,王玲就收到了很多基地的反馈。成都基地的代表发来消息:“我们用教材里的‘山地作战战术’搞了一次演练,效果特别好!队员们都说比以前的战术更灵活,伤亡率降低了很多。”上海基地的代表也发来消息:“我们把实战格斗术教给了城市反恐小队,上次制伏****的时候,队员们用了里面的动作,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没有造成伤亡。”

        看到这些反馈,王玲和队友们都特别开心。林薇拿着反馈消息,激动地说:“咱们的教材真的帮到了其他基地!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队员因为这些战术受益。”赵阳也笑着说:“下次咱们可以搞一次全国性的战术培训,让更多的队员学习古代战术。”

        这天晚上,王玲又拿出了玄铁剑坠。台灯的光洒在剑坠上,泛着淡淡的光泽。她打开日记本,写道:“今天收到了很多基地的反馈,咱们的教材帮到了他们。想起在北京交流会的时候,老专家说的话,古代战术不是老古董,而是能在现代发光的智慧。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传承不仅是把智慧传下去,还要让智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里发挥作用。慕容冷越当年教我的时候,肯定没想到,这些古代的战术能在现代帮助这么多人。以后,我会继续带着小组,研究更多的古代战术,编写更多的教材,让这份传承永远延续下去。”

        写完日记,王玲拿起手机,给妈妈打了个电话。电话里,妈妈说:“你爸今天收到了总部寄来的教材,到处跟邻居炫耀,说这是我女儿编的。”王玲笑着说:“妈,等我有空了,就回家给你们讲教材里的战术,说不定你们也能学到几招防身术。”

        挂了电话,王玲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的星空。基地的夜晚很安静,远处的训练场上,还有队员们在训练的身影。她想起了古代的黑石岭,想起了慕容冷越,想起了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也想起了现在的队友,想起了北京交流会的专家,想起了全国各个基地的队员。

        她知道,这条传承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古代战术等着他们去研究,还有很多教材等着他们去编写。但她不害怕,因为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有支持她的领导和朋友,还有慕容冷越留下的智慧和勇气。她相信,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把古代战术的智慧,在现代实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这份跨越千年的传承,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王玲就召集小组的人开会。她看着三个队友,笑着说:“咱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是古代的海战战术和城市巷战战术。林薇,你负责整理《海国图志》和《筹海图编》里的海战内容;赵阳,你研究古代巷战的格斗技巧,结合现代城市巷战的特点,编一套新的格斗术;陈凯,你收集全国城市巷战和海战演练的数据,做数据分析,为战术改良提供支持。咱们争取在年底之前,拿出新的战术方案,为明年的全国联合演练做准备。”

        林薇、赵阳、陈凯都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桌上的《古代战术与现代实战结合教材》上。书页上的文字,仿佛变成了跨越千年的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也连接着无数人的努力和希望。

        王玲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她,会带着这份传承,带着这份责任,继续走下去,让古代的智慧,在现代的战场上,永远闪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