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站在床边,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他的眉头微皱,显然内心正经历着一番挣扎。伊籍见状,心急如焚,他快步上前,一把将刘备挂在床前的外衣取下来,迅速地往刘备身上套。
刘备被伊籍的举动吓了一跳,但他并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接过外衣,仍然犹豫不决地说道:“未辞景升,如何便去。”
伊籍见刘备如此优柔寡断,心中更加焦急,他连忙解释道:“若去辞行,必遭蔡氏兄弟加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刘备听了伊籍的话,心中一紧,他知道伊籍所言不假。蔡氏兄弟一直对他心存敌意,如果他去辞行,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经过一番短暂的思考,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他向伊籍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先生之恩,日后必报。”
说完,刘备转身吹灭了蜡烛,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他趁着黑暗,快步走到门口,猛地拉开门,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蔡瑁带领着士兵们匆匆赶来,他们冲进房间,四处搜寻,但房间里空空如也,根本不见刘备的踪影。
“何人走漏了消息,刘备跑啦,快快去追!”蔡瑁怒不可遏,他大声吼道。
“是!”士兵们领命后,迅速分头去追。
蔡瑁在房间里焦躁地走来走去,他一边踱步,一边思考着刘备可能逃跑的方向。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案几前,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的线索。
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竹简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首反诗。只见那字迹苍劲有力,犹如游龙走蛇,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情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